1.工作原理
輻射空調應用技術聯盟提出了輻射空調技術的八大基礎:人因學熱濕舒適理論;溫濕度獨立控制理論;輻射末端技術;置換通風技術;準確調溫控濕技術;變水溫控制技術;防結露控制技術;互聯網智能監(jiān)控技術。
其中人因學熱濕舒適理論可參見本網站技術部分。溫濕度獨立控制的必要性可以從不同城市的制冷和除濕,制熱和加濕之間的時間差來確定。輻射末端主要是針對低溫熱源和狹隘冷輻射范圍,需要提高輻射的效率。置換通風技術主要是提高通風和換氣效率,使用更少的空氣實現新風、排污和除濕效果。精準調溫控濕主要是以溫度和濕度為參變量調整室內人員的舒適和健康感受。變水溫控制是使用室外氣候變化及室內人員變化的供冷供熱量變化措施。防結露措施是溫度控制和濕度控制聯動計算算法,同時保證適合的溫度和濕度?;ヂ摼W智能監(jiān)控技術指使用互聯網實現工程質量管理、業(yè)務流程和售后服務,以及用戶智能控制和服務的措施。
有了八大基礎的保證,才能做好輻射空調系統(tǒng),讓用戶實現舒適、健康和制冷體驗,讓全周期服務有保障,并避免出現各種風險問題。
2.系統(tǒng)構成
輻射空調也被稱作是四恒系統(tǒng),以人因熱濕舒適和空氣質量為設計目標,綜合采用各種末端組合、到位的空氣處理系統(tǒng)和精準控制部件來實施的室內氣候解決方案,其主要述求是:舒適、健康、智能、省心,其用戶體驗要高于三恒/五恒系統(tǒng),但實施成本較高,通常全年使用,要求較低的使用能耗和高水平的控制。
鑒于中國氣候的特點,輻射空調系統(tǒng)中的關鍵設備如:新風除濕機、加濕機和石膏面輻射板其技術性能要高于歐洲標準產品,這個是實現系統(tǒng)效果的保證因素之一。
3.容易出現的問題
1)技術和營銷交叉用詞,造成語義混亂
2)氣候區(qū)的差異被忽視
3)沒有做好動靜分區(qū)
4.缺少工程研究和實踐
1)連續(xù)使用,對舒適度、健康性、智能有更高要求;
2)輻射空調應該與氣候和建筑圍護特性有關;
3)應該按房間使用特點來選擇末端;
4)濕舒適可能是一個被忽略的設計條件;
5)設計目標與用戶體驗并不一定等同;
6)在中國把輻射空調做好需要更多創(chuàng)新實踐。